第四十章 老同学_年代:从下乡支医开始
笔趣阁 > 年代:从下乡支医开始 > 第四十章 老同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章 老同学

  换粮非常快,一斤换两斤,这就是约定俗成。

  以前到了快过年的时候面粉价格还能涨点,一斤面粉能换两斤半到三斤的粗粮,从去年开始不行了。

  以前之所以涨价,是过年的时候再穷的人家也会咬着牙跺着脚包上一顿饺子吃,哪怕是素饺子,这不就得用面粉么,需求量加大,价格自然就会上涨。

  可从去年开始不过年了,过年时的一些传统被取消了,讲究的是新社会,新气象。

  既然不包饺子,价格自然就涨不上去了。

  手中的一个布袋变成俩布袋,分别装着七八斤大米和十几斤面粉,李言诚又将目光落在了其他摊位上。

  嗯?油?我擦,这是日子不过了,怎么连油都拿出来卖?

  看到那个人面前放的平时家里打油用的油壶,李言诚的目光就是一凝,满脸诧异的走了过去。

  “这是什么油?”

  “花生油,两斤,连壶一起五块。”

  卖东西的人包裹的也很严实,只露出了一双眼睛,听到李言诚的询问,很干脆的说到。

  难怪了,原来卖的是只有过年前才会少量上市的花生油。

  花生油本来就贵,粮油门市部卖都是八、九毛一斤,还得要那种特别补助的油票,这个价格差不多能买普通棉籽油两斤。

  这个人现在两斤加油壶卖五块还算合适。

  “给”

  李言诚更干脆,直接就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递了过去。

  他这么麻利的让卖东西的人还愣了一下,过了一两秒钟才反应过来接钱。

  等他把钱接过去,李言诚直接弯腰提起油壶转身就走,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。

  卖东西的人看着那道离开的背影,再看看手上的钱,双眼中明显流露出了一丝笑意,抬脚便追了上去。

  提着油壶离开后,李言诚正寻思着是不是应该找个背人的地方将油壶收进仓库里的,忽然感觉肩膀被拍了一下,转头一看,拍他的人赫然是刚才卖油那個包裹严实的男人。

  看到这人又找过来,他微微一愣,低声疑惑的问道:“什么事儿?”

  “大诚?”

  “嗯?”

  “呵呵,我没认错人,还真是你,是我,肖远。”

  卖油那人看到李言诚的反应,便知道自己没认错人,轻笑着抬手将围在脸上的围巾向下拉了拉。

  虽然乌漆嘛黑的,但市场里毕竟有不少手电筒都开着,借着点灯光,只要离得近仔细看,还是能看清楚模样的。

  看到围巾下的那张脸,李言诚呆了一下,脑袋里已经开足马力查找记忆了。

  找到了,初中同学,以前关系还挺不错的,可不是听说他去外地了么?

  “肖远,怎么是你啊?我记得你不是被抽调去搞三线建设了么?”

  肖远初中毕业后直接接了他爷爷的班,进到京市重机厂上班。

  前年李言诚转业回来听其他同学说,京市重机厂在西部某省援建了一个厂,是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工程,肖远也被厂里派过去了。

  三线建设李言诚熟啊,他上一世的父母就在三线厂工作过,当时那厂子在山里,他出生的时候还在厂里,都长到上小学以后才随着父母工作调动一起进城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43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4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