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打分_年代:从下乡支医开始
笔趣阁 > 年代:从下乡支医开始 > 第十六章 打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六章 打分

  看着李言诚熟练的在病人身上施针,丝毫犹豫都没有,一旁的周国涛有些感慨,又有些震惊。

  他可以算是亲眼看着这位,半个多月以来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。

  从刚开始施针时的小心翼翼,无比谨慎,到现在的如同行云流水,成长的实在是太快了。

  快的让他都有点反应不过来。

  事实上他有点高看李言诚了,行云流水没错,但针对的也只是这一种病,那就是风寒引起的外感发热。

  因为降温,这几天接连看了七八位风寒患者,扎针的地方都一样,所以他成长的才快了一点,换个其它病要施针的话,他依然还会是小心翼翼的来。

  “言诚,我忽然反应过来,你怎么跟其他中医大夫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啊?”

  现在很多医院的内科和中医科都没分家,内科大夫给病人检查的时候,通常都会先摸摸脉,能不能摸出来另说,姿势得做全了。

  他们第一医院的内科就有三位是纯正的中医大夫,周国涛虽然是西医,但也会把脉,还是那话,能不能摸出什么门道来,是另外的事情。

  虽然不一定会用中医的方法看病,但对中医望闻问切四诊,辩证分型后开处方调理身体,他还是非常清楚的。

  可李言诚的操作手法跟那些中医有非常明显的区别。

  刚开始都一样,但辩证分型后不是开药方,而是直接上针灸,就好像是主要靠针灸治病,药方只是用来调理身体,中间加了一步。

  但效果怎么说呢,据他这半个来月的观察,效果非常好。

  虽说喝中药也能治的了急病,一个好的中医大夫,给病人到底能不能治好病症,通常都是三副药就能看出来。

  可有的病人怕是连这三副药的时间都嫌慢,很多人到了医院后,就巴不得医生跟神仙一样,药到病除,立马就能不难受。

  说实话,这种情况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,都基本上不存在,治病是有个过程的。

  但周国涛发现,这种情况在李言诚这里似乎被打破了。

  他的针灸可以说是当场起作用,就算不能彻底好,也是很快就能减轻症状,然后再通过药物调理。

  这样一来,患者就会非常愉快的接受。

  面对周国涛的问题,李言诚想了一下才回答道:“我爷爷的派别跟其他中医不同,他这一支讲究的就是先治病再调理。”

  他能怎么回答,只能是按照传承来的记忆说了。

  撰写《针灸甲乙经》的作者也确实就是这样给患者看病的,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将经脉学说和腧穴理论,还有诊治方法全部有机结合起来。

  除了针灸手法算是从三国时期就彻底失传,目前可能就他一個人会之外,开出去的药方其实都是普普通通,很多中医大夫都知道。

  牵扯到派别,周国涛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,担心自己问的多了,会问到人家派别的秘密,被人不喜。

  中医讲究传承,哪怕到了几十年之后,有的三甲医院公布的专家栏里,都会出现某位中医专家没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学历、学位,而是标明其医术是家传,或师承哪位大家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43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4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